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34节 (第4/6页)
的情况。 六河子大队比赵村儿大队富裕一些,他们是附近几个大队里先养上猪的。 去年,杨菲她妈回六河子大队的娘家探亲,回来就在老槐树下吹乎六河子大队条件好,提到了六河子大队有一只母猪下了一窝崽。 大队长赵新山听进心里,去六河子大队买了两个猪崽,这才有了赵村儿大队这两头快要出栏的猪。 马家的房子是三年前盖的,特地给二儿子马盛也盖了一间结婚的屋子。 据马家说,俩人结婚,能给二十块彩礼钱。 这种条件,算是不错的,他们不愿意马盛结婚后跟赵萍萍住在赵村儿大队,很正常。 九点左右,马家四口人马盛父母、大哥还有马盛本人到赵村儿。 赵村儿的猪圈收拾得干净,没啥异味儿,赵萍萍等人的时候,就和朱大娘一起在猪圈干活儿。 马家人到村头跟赵萍萍汇合,免不了瞧一眼猪。 三十多头猪,饲养员伺候得精心,个个溜光水滑。 马父实在地夸了一句:“长得挺好。” 马母则是瞥了一眼猪圈,说:“没我们村儿的猪大,卖钱还早呢。” 个头大小,得看月份,赵村儿大队这几头猪才养几个月。 有的人家,是会想要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占上风。 朱大娘有意无意地笑着说:“我们大队今年受灾小,不着急,是打算明年养够膘多卖钱,社员们分红能多点儿。” 杨菲妈的娘家人来借粮的时候说了,六河子大队今年受灾情况严重,已经打算把猪全卖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