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15节 (第5/9页)
更是拍着胸脯保证,四天之后便可以将大水车打造出来。 经过刘衍的拍板决定后,这帮工匠便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设计图纸,准备材料。 刘衍提供了他们所需的材料与人力,特别是那制做水车转轴的木料,所需要一种粗长耐磨的硬木,刘衍最后还是通过王炆镇,从王家庄那边买了几根粗长的老木料,花了他不少银子。 有了这种硬木,又要开始制做水车轮叶,同样需要大批的人力材料,刘衍调动了大盘墩的男女,只是提供给工匠头人支配,那些工匠也是全部上阵,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那工匠头人在制做水车的同时,同时派出了几个年轻的工匠,到西通渠连接南河的交汇处去,以便选取安装水车的位置。同时沿着水车靠河一带,还需要用石料砌出一个深深的水槽,这些,仅靠那几个工匠是忙不过来的,刘衍都是提供人力帮忙。 在忙着建江南大水车的同时,刘衍同时要求工匠头人抽出匠工,为自己开始造那种灌井使用的水车,暂时造五架左右。这灌井当然不可能用人力提水,必需建水车引水,而且还需要使用畜力,到时刘衍又要去买几头骡子了。 这种灌井水车的难度比大水车小得多,只用了两天时间,那五架灌井水车也是造好了。 刘衍看过这种灌井水车,其实算是一种改进型的龙骨水车,造价在十余两,引水后最大极限可以灌田二十余亩。 刘衍其实心中有一种更高效率的引水水车,那便是后世的管链水车,又称“解放式水车”,由机架、锥形齿轮、链轮、链条、圆皮钱、水管和牵引杆等组成,同样由畜力带动。 不过这种水车技术含量大,那齿轮、链轮、链条几部分就非常难造,而且需要铁料多,耗费大,还是用这种大明灌井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