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禁盐 (第1/4页)
自晚唐至今,陕西沿边地区的民众所食之盐,基本以青白盐为主。 并且因为靠近西夏的缘故,青白盐的价格始终很稳定,淳化年间,一斤青白盐大概十五文左右。 至今,几十年过去,青白盐的价格仍在十五文左右波动。 反观解盐,即使宋廷令商贾入中解盐,加上运费等开支,一斤解盐的价格也要二十五文左右。 十文的差价,看似不高,但盐是生活的必需品,二十五文和十五文,价差接近一倍。 边地的边民,日子过得本就不富裕,很多边民都无法接受一斤十文的差价。 十文的差距,也是丁谓等人忽视的缘由所在。 十文? 对于边民而言,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他们压根就不知道。 区区十文钱而已,完全无关大局。 一斤盐二十余文,难道还不够便宜吗? “运盐之费,行百里,陆运每斤四钱,水运每斤一钱。” “环州距解州千余里,全程几乎皆是陆运,若商人请解盐的价格定在12钱一斤,每斤盐的运输损耗当在十几钱一斤。” “如此,环州之民够盐的价格当在三十文左右一斤。” “诸卿可知,三十文一斤与十五文一斤的区别?” 众臣听到这话,顿时陷入了沉思。 官家为何偏偏要以环州为例,从解州运往环州,每斤盐的价格确实要加十几文。 可环州之民,没必要以解盐为生啊? 商人也没必要于环州卖高价盐。 一切如常,不就行了? 商人请的解盐,完全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