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1 (第4/4页)
一个导演整天将副导演带在身边的,所以谢思清肯定深谙奉承之道。 进一个剧组,最重要的就是快速找到这个组的老大,也就是说话顶用的人。 怕的就是同时有好几个老大。 一般来说,一个组的老大就是制片,或者导演。 不过,也不排除极端情况存在。 在“上辈子”,谢思清还在学校时,几个剧本获得了些比赛奖项,然后,就有人请谢思清还有其他几个人去修改剧本。 所谓修改,只是一个说法罢了,说白了就是推翻重新做。 而且,修改剧本,是连名字都不署的。 那种大牌编剧cao刀主要剧情,然后再让其他人来填充细节的方式,起码还会署上所有人的名字。 不过当时谢思清急着寻找能够进影视圈的门路,也就答应了。 开始当那“编剧”之后,谢思清才发现,那个剧组,制片人说的不算,导演说的也不算,因为制片人和导演都是新人,这是他们的第一部电影。 讲话有分量的,居然是摄影师。 摄影师很有些名气。 不过,他来这里,就是为了圈钱,正好有空,来赚一笔。 所以,那摄影师根本就不在乎剧本好坏,他在乎的只是简单、能拍得快。出于这个心理,他对着谢思清和其他几个“编剧”的剧本指手画脚了一番,说这段没法拍、那段没法拍,删掉了所有他觉得拍起来比较麻烦的内容,而那些被删掉的内容,恰恰是谢思清认为最精彩的地方,留下的都不痛不痒,就只是“拍起来容易”而已。 而且,对于剧本外出取材之类,全部都是摄影师、制片人和导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