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四爷后院背了首诗(清穿) 第17节 (第2/7页)
才给万岁爷请安。”姑娘跪在地上行了大礼。 康熙品出些不对,不动声色道:“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万延春,在雍王府当差伺候格格。” “哦。”康熙在生产现场信步走着,“这里是你在管事?” 万延春不知道怎么跟康熙爷描述工厂的一切,好在宫中对宫女严苛的训练让她几乎下意识答了主子的话:“奴才是这条生产线的管事,在这里叫组长。” 组长?康熙揣摩着这个称呼,要她跟在身旁为自己讲解生产线,亲王阿哥皇亲重臣都只有走后面听着的份儿。 以大清现在的生产力,凌霄临时鼓捣出来的生产线很简单,康熙很容易就看明白了,通过脚踏车轮,带动搅拌的杠杆、压孔的模具和传送的履带。 大清不是没有这样集体协作的手工业,旁的不说,做瓷器的工序可比这复杂多了。但康熙还是立刻明白了这套东西的创造性,这不是个技术活,简单粗暴,对cao作者没有要求,不需要学徒十年,有手就行。只要原料充足就能一直一直出货,尤其是人停机器也可以不停,那产量就更没数了。 不远处煤堆成了小山,一辆辆小车穿梭来往,一边堆砌,一边拆卸。 “格格要求产线随产随清,但上午出了些纰漏。”万组长很羞愧地说,“因此才堆积了半个时辰的产量。” 大清整个政治中枢:“……” 四爷眼瞅着汗阿玛还能绷得住,但冤种兄弟们脸色都已经绿了,区别无非是浅绿深绿而已,不禁在心底悠悠长叹了一声。 万延春本来在他书房伺候,这才跟凌霄混了几天呐,跟她主子一样噎死人不偿命,脑子已经坏掉了。 今日康熙带来的人着实多了一点,纵然圆明园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