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节 (第2/3页)
。 某日,一个倒霉的文官又来霍府,刚好被陆衡撞上。 于是,那文官还未叩响府门,就感受到了来自骁骑将军的“热情关照”,被揪着衣领丢进了雪堆。 这事很快在京中传开,霍府门前才终于清净下来。 “日前我听褚将军说,陆二兄已向陛下请命,赴北郡任职。”青鸾将笔撂在砚台上,端详着自己在伞面上的画作,对陆衡道。 陆霍两家婚约虽解,但陆衡待青鸾一切如旧。回京后,仍是一得闲空,就往霍府里钻。 他明白青鸾的心在何处,便将自己的心思都压在了心底,相见时与她说说笑笑,反倒更似挚友。 他顺手接过侍婢端上来的茶点,应道:“父亲与大哥已回了金陵老家,他处理好了族中事务,便一日都不愿在京中多留了。” 陆彦与陆眺勾结淮南王府虽然论罪当诛,但李昭念其二人终究是自己的至亲,又考虑到陆婉,遂只罢黜官职,免了死罪。 如今局势已定,陆羡本就不喜朝堂争斗,父兄回了金陵,他便一刻也等不及,去北郡寻霍长翎躲清净了。 青鸾叹道:“以陆二兄之才不能留于朝中,当真可惜。” “他素来志不在此,去了北郡或许还能更快活些。”陆衡道:“其实今日下朝后,我也去见了陛下。待年关过后,我打算率军启程,去往云都了。” 青鸾面露惊讶:“这么快?” “北魏虽承诺三年之期,但我却不想再等三年。”陆衡道:“三月入春,淮水河道就要开化。今冬雪多,开春后粮草必然丰足,我要先带大军熟悉气候地形,以便再度北伐之日,行军顺畅。” 听着陆衡的话,青鸾盯着眼前半干的伞面,稍稍有些出神。 宁晏礼给李昭留下书信,留下了稳固前朝的策略;给陆衡留下兵符,留下了大梁重新一统的希望。 他当真是算好了一切,纵使不在,所有事的发展也都仍在他设计好的路径上行进。 这样的一个人。 一个不允许让任何事脱离掌控的人,当真会就这样撒手离开了吗? 艳阳晴好,一支支纸伞挂了满院,在阳光下随风齐动,如水面般波光粼粼。 伞面上青红白粉,花式各异,但大多还是梨花和海棠。 青鸾踮起脚,将新画好的那把系在廊檐下,她高高伸着胳膊,看得缙云和府中侍婢们胆战心惊。 陆衡从她手中拿过伞柄,轻松将伞面吊在廊檐上:“你一连几日画了这么多伞面,莫不是也要拿到东市去卖?” 青鸾眸光一动,抬头望向他:“你也知道东市那个卖伞的摊子?” 陆衡微微顿了顿:“前些日子路过瞧见的。” 青鸾似是没有察觉他的异样:“我是想试试画这东西是否真那么容易。” 陆衡看着伞面上秀丽的花瓣,含糊道:“你这不是画得很好么?” “我的画功徒有其表。”青鸾顺势道:“只占了七分形似,神韵却不及他的三成。” “他”是指谁,陆衡不问也知。 “我怎么看着倒觉你画的更胜一筹?”他顺口道。 青鸾眼睫微颤,却仍若无其事道:“你看过他的画?” 陆衡一愣,俊脸上迅速划闪过一抹不自然:“我只是……觉得你画的已经很好了。” “是吗?”青鸾拨过一只刷好桐油的伞面,看着上面的梨花,思忖片刻:“我是临着他的伞面画的,只是远不及东市那位卖伞的郎君。这些日子,我一直惦记着去那摊子拜访,只是日前表兄同我说,京中可能仍有谢辞手下的残党,叮嘱我近日减少外出,遂才作罢。” “京中藏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