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百一十七、何煦回归+夏国的打算 (第1/8页)
大军在江州城外停留的一段时间,一直在等杨文广和折惟忠。 终于,十月下旬他等来杨文广和折惟忠,同行的还有义军首领辛先生。 经两人介绍后才知道,辛先生居然还是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原名辛赞,祖籍在雄州,后随父辈迁入大同,还做了官,之所以不透露姓名是为避免暴露。 见面之后辛赞谈吐得体,看得出读过很多书,不过言行举止之间又不像谢临江那样书生意气,而给人一种坚毅果决之感。 毕竟是北方战乱之地长大的人,辽国,金国,景国,在那些地区打得不可开交。 见面后李星洲对他印象十分不错,却又觉得这名字好像......有些熟悉。 另外则是大军驻扎城外给江州百姓带来的一波红利。 毕竟这些前线回来的士兵,人人兜里都有大钱。 而李星洲在江州没什么好闲逛的,本来江州他就治理过,熟悉得很,即便这几年有了变化,也没什么新鲜感,反倒蒲察伶对一切充满好奇。 李星洲反正没事,就带着她到处逛逛,对于南方城市的金惊讶也在预料之中。 北方的艰苦条件摆在那,加上常年战乱,想和平发展是没可能的。 对于中国古代,人们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中国人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几乎连年都有战事,[ ]没什么停歇的时候。 有的人则认为,怎么可能,明明很和平,没什么战争啊。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国土面积都很大,战略纵深很大,这就导致即便边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