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6章:常瑸的拜见 (第1/4页)
今天课程的主题是‘洋流’。 风帆时代的海上航行,洋流和海风的重要性几乎相当。 就像朱塬近期的汇集总结,元廷当年海上运粮,初期的近海航线很快被抛弃,除了潮汐干扰下大船容易搁浅,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洋流。 中国北方近海地区,全年都是由北向南的寒流。 因此,近海航线,从南向北过程中,等于全程逆水而行,运输难度可以想象。 再说远洋航线。 根据朱塬的估算,元廷运粮的两条‘远洋航线’,最远也没有离开海岸线超过五百里,连近海大陆架范围都没有出。 不过,相比近海航线,每年二月之后,远海洋面上就开始出现由南向北且是北偏西的洋流,也即他之前不止一次从各方典籍和相关人等那里听到的‘二月开海’。 这股洋流出现后,哪怕风向不利,只是凭借海水流向,恰好也能逐渐把船队送到山东半岛或者更北一些的渤海口。 朱塬要讲的,主要是洋流的成因。 比如风力。 比如密度。 另外还谈起诸如近在咫尺的舟山渔场,成因同样与洋流息息相关。 这些其实都是前世初高中阶段的基础地理知识。 朱塬的目标,是为了让众人在知其然的同时,也知其所以然。 明白的道理越多,打破了未知,本能中对海洋的畏惧也就越少。不再因为未知而畏惧,开拓海洋才会更加顺利。 这堂课的时间依旧是半个时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