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2/4页)
不是名家所写,只不过是摹本,也十分了得了。 这摊子却不是,而是个真正的旧书摊,往往只有家贫才来光顾的那种。但是这家显然是不同的,不只是每本书都是整整齐齐的,里头也不错——要么干净如新,要么就是有着整整齐齐的批注。 祯娘手上拿着的一本正是一本满满批注的,这笔迹清隽杂而不乱,见解也颇有意思。真让祯娘评价,是增添这书籍的价值了呢——祯娘翻到前头,在书籍第一页有一枚蓝色的小小印章,祯娘知道这是一个和自己有一般喜好的人了。 一时会心一笑,问摊主:“还有这枚印章的书籍?凡是有这个的都找出来罢,我都收了。” 这旧书虽然是小本生意,摊主依旧是一个认真的。几乎每一本书籍他都晓得在哪儿,见这个印章自然是记得的,本来就是一处收来书籍都有的。 忙道:“有有,小姐稍待,我给找出来!” 这人安放书籍都是按着品类分出的,因此一处收来的书籍都在不同的地方,全部搜检出来果然有小半箱。祯娘一一看过确认,其中也是杂,各样笔记最多。还有琴谱、图谱、戏本子,倒是十分对祯娘的胃口了。 祯娘自然是全都收下,在那摊主算过钱后有红豆拿出荷包结账。至于书籍就有其他人搬上马车——书籍可是沉重,若是自己带着,今日就不要接着逛荡了。 那摊主拿了戥子称银子,道:“这是十一两四钱,盛惠七两九钱,找您三两半。” 说着他拿住几个银粒子算是三两,其余的又拿出两贯宝钞,抵了那半两银子。 宝钞就是纸钞,原本宋代交子和元代宝钞一样的东西,也同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