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_第398章 留学生牛顿眼中的大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 留学生牛顿眼中的大明 (第6/7页)

四桅高速帆船等着,每船大约运两百号犯人,分别去澳洲和婆罗洲。

    旁边围观的百姓,原本也极少有听说澳洲和婆罗洲究竟在哪儿的,大部分平民也不爱学习地理。

    此刻刚经受了切片腰斩的视觉刺激,马上就给扫盲地理,这学习效果就很好,

    众人窃窃私语之间,很快就大致弄明白了“澳洲是极南烟瘴之地,比从江南到越南的距离还要往南四倍,婆罗洲也有至少比越南还南三倍。

    去澳洲的水土不服、三年里起码十死其八,去婆罗洲也得三年至少死一半。若能熬过前三年,身体适应了当地瘴气毒疠、蛇虫鼠蚁,那后续活下来的机会才大些”。

    听说有这么恐怖之后,大部分原本还心存占小便宜思维的百姓,立刻就被震慑住了。这收益和代价,以及被抓的风险,实在是不成比例。

    关键是朝廷如今查账貌似效率非常高,估计那些人早就被盯上取证了。

    ……

    大明处理金融诈骗的瓜,就足足让牛顿等人吃了一个下午。

    喝完了茶,用完了甜点,莫顿船长还忍不住让牛顿点评几句:“你觉得大明这边对于经济犯罪的治理,跟我们英国比如何?”

    牛顿耸了耸肩:“说实话,看起来比英国精细。至少他们跟罗马法一样,有严密的条款,量刑和取证也比英国严密些。我对此番来到大明,能不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回去救英国,更加有信心了。”

    英国人一贯用的判例法,而17世纪其精细程度还是相对原始的,不如荷兰和法国,这方面也得工业歌命之后才渐渐赶上去。所以牛顿这么说也不算跪舔。

    至于酷刑什么的,他也觉得很正常,无非就是腰斩多剁了几刀,但至少没有刻意延长罪犯的痛苦时间——西方人把人钉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