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节 (第4/7页)
科考成绩出来后,便主动向吏部请求回家乡青州当一个七品县令。青州紧邻西京,连年战祸,自古苦寒之地,只要脑子正常的就没人愿去,吏部没有阻止的理由,爽快答应。再后来,谢氏被诬谋反,谢琅逃出上京,经过青州时,遭遇了当地守兵围杀,是苏文卿用昔日同窗情谊说动孟尧暗中相助,谢琅得以兵不血刃穿过青州,回到北郡。孟尧心中有愧,不愿离开,被青州守将当做逆贼斩杀在青州城下。 后来新朝建立,孟尧忠义之举被茶楼说书先生们添油加醋,大肆宣扬,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宣称,孟尧死时,腰间还挂着昔日国子监读书时,魏惊春送给他的一块祖传玉佩。至于魏惊春为何要将祖传玉佩送给一个同窗,就无人知晓了。 卫瑾瑜看着如今正值意气风发的孟尧与魏惊春,心情复杂。 孟尧与魏惊春望着卫瑾瑜,心情更复杂。想,对方久久不开口,难道是他们太过唐突,把人家吓着了? 正困惑,就见那姿容秀绝的少年郎起身,广袖轻举,微垂目,与他们回一礼:“卫瑾瑜,字平宣,上京人氏。” 第019章 国子学(四) 阁内安静得可怕。 另外两人同时露出惊异之色。 魏惊春性格持重,还算好一些,孟尧嘴巴大张仿佛能塞下一个鸡蛋,半晌,难以置信:“你——是卫氏人?” 孟尧上上下下,不可思议地打量着卫瑾瑜。 卫氏子弟,怎会穿着如此素淡,身边连个侍童也没有。而且,这个时辰就在阁中看书。 还是魏惊春及时打断他,与卫瑾瑜施一礼,道:“公子见谅,我这兄弟素来唐突冒失,不懂礼数,公子勿要与他一般见识。” 这二人与裴昭元一样,都是苏文卿忠实追随者,且与苏文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