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世祖继位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世祖继位篇 (第5/7页)

之后江淮、巴蜀,便可不攻自平”

    蒙古大帝国从成吉思汗建立以来、在忽必烈之前,诸事草创,设官甚简。最重要的官职叫断事官,统管一切。统兵官就是左右万户而已(成吉思汗以博尔术、木华黎为左右万户)后来仿金国制度曾稍作改革,设置了行省及元帅、宣抚等官。

    忽必烈对此很不满意。他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刘子聪、许衡二人制定内外官制:总政务的叫中书省、掌兵权的叫枢密院、管弹劾的叫御史台。另外的,内有监、寺、院、司、卫、府;外有行省、行台、宣慰、廉访;地方则有路、府、州、县…一代之制,至此始备。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食有常禄。长官基本都由蒙古人担任。副官则由汉人、南人担任。

    4月1日。忽必烈正式建立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又任命巴崇、廉希宪、商挺为陕西、四川等路宣抚使、赵良弼为参议司事。钮祜禄纳哈、张启元为西京等处宣抚使。

    10日,因内战即将爆发,为免后顾之忧。忽必烈任命郝经为国信使,出使南宋议和。宰相王文统素来忌恨郝经,他表面上向忽必烈建议由郝经出使南宋,暗地里去请自己的老领导兼女婿、山东东路的土皇帝李璮出兵侵宋,欲假南宋之手害死郝经!有人就劝郝经“王文统叵测,君可以疾辞任”郝经却大义凛然“南北构难、江汉遗黎。弱者被俘略、壮者死原野,兵连祸结久矣。圣上欲通两国之好。虽有不测之祸,但若能弭兵靖乱、活百万生灵于兵火之下,方不负吾学”

    可以说,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