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第1/3页)
八号位是“接力”的最后一棒,拍摄难度不大,因为摄影师可以站在岩石上,肩扛稳定器,平时怎么拍现在就怎么拍。可这是最最煎熬的机位,全程看不见潘一格的身影。早在一个月前,摄影组开会布置拍摄计划,就没人想要这个位置。可做领导者也就意味着要做最难做的活儿,梁牧也就理所应当地接过这一棒。 整个计划,由郑成岭一声令下开始,到梁牧也在山巅按下录制键结束,也很有象征意味。 此时,已经过去22分钟。他位于cmdi墙壁一百米高处。 最难的第四绳段开始了。无线电完全静默,岩壁四号位的摄影师关闭镜头——第四绳段的“飞天”dyno跳过不跟拍,最大程度上给潘一格以专注思考的空间,这也是自计划开始他们就商量好的。 郑成岭此刻已经紧张得说不出话,他甚至不敢看,把对讲机交给了老杨。 一,二,三…… 自第二个绳段开始后,跌落的风险就上升到顶。把恐惧的情绪剥离开来,而完全专注于眼前要做的事,这是所有户外探险者永恒的课题。而徒手攀登者,只是将其推至极致,分神的代价不是失败,而是死亡。 秒针滴答。 梁牧也低头看着手表,而墙下众人抬眼看着一百余米高岩壁上的潘一格。看他蓄力,然后如大鹏展翅,仙人飞天,飞往左上方的岩点。 “飞天……吊住!有了!飞天成功了!”老杨激动地喊破了音。 梁牧也则很镇定。他只是提醒:“好,五号注意一下拐点处拍摄角度的问题。今天早上光线强。” ‘飞天’一动之后,往后两个绳段都比较简单,又有之前成功的士气在,潘一格势如破竹,无任何闪失或差池。潘一格甚至又缩短了自己在同一条路线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