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撩一撩,撩一撩 (第1/4页)
打基隆—— 嗯,“第二批次”是有这个能力的。 打基隆需要登陆作战,前文交代过,配属“北京—东京”舰队的海军陆战队,随“第一批次”行动的,只有一小部分,其余大部,由“第二批次”携来,所以,“第二批次”的舰只数目,虽不及“第一批次”,但陆战力量,远远强于“第一批次”,可以遂行“规模适度”的登陆作战。 基隆只是个小地方,并没有中国国防军——“轩军”的主力驻扎,打基隆,登陆作战的规模,可谓“适度”。 至于海战力量——没听说基隆部署有任何现代化的战舰,当初,“凯旋”、“梭尼”,区区二舰,即可在基隆打横走,出入若无人之境,并制造“基隆事件”,中国人虽然跳脚,却也只能徒呼荷荷——更不必说“第二批次”这般庞大的舰队了。 基隆之唯一可虑者,是她的岸防炮。 据“凯旋”、“梭尼”亲睹,基隆的炮台,布局严整,火炮数量甚多,口径甚钜,未可轻侮,汪达尔中校制造“基隆事件”,也得避其锋芒,找软柿子——基隆地方驻军的纯风帆动力战舰——来捏。 总之,打基隆,风险有,把握也有。 不过—— 基隆的最大的价值,在于她的煤矿,而短时间内,“第二批次”并不缺煤,只有在法、中两军长期对峙于中国沿海的情况下,占领基隆,才有意义,可是,照目下的情形看,萨冈将军原先拟定的战略,十有八九,无法执行,战略层面,何去何从,谁也不晓得,又谈何“长期对峙”呢? 说不定,仗打到一半儿,巴黎的电报追过来了——回西贡!或者——换个地儿打! 那,这个仗,不就是白打了吗? 还有,也是更重要的,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