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_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38节 (第1/5页)

    怎么吹捧都没用。

    所以hk文化界以前是靠解放前后南下的文人才子打下底子,现在依旧还是靠吸引改开之后内地出来的人才,因为无论怎么挥舞支票簿满世界签人才,吸引力真的不算大。

    这等于是个投资沪海,还能租借荆小强的完整方案啊。

    筹码非常诱人。

    光是考虑到荆小强这么年轻,却有如此成熟老辣的心态处事。

    跟这样精明又有强悍专业能力的潜力股合作。

    前景收益都会非常丰厚。

    现场那几位所谓的才子相比之下,都是声色犬马下,只能卖弄文采的小垃圾了。

    几位音乐界、戏剧界的大佬立刻心动点头。

    这是当着电视摄像机前闲聊似的约定,接下来双方是考察验证的阶段,那才是正儿八经的走程序。

    剩下就是艺术类探讨。

    作为真正跟世界接轨的同行,hk大佬们反而很认同荆小强的思路。

    他一直不愿意去当个主旋律晚会型歌手,也不愿混在体制内吃官饭。

    现在慢慢明晰了规模道路,如果真的能把那座歌舞剧院矗立起来,不说整座大型剧院都是他的,起码其中有个小型的专属私人歌剧院。

    毕竟只要走到这一步,就代表一个人能够养活一个团队。

    就像帕瓦罗蒂他们这种级别的歌王,最后都是有一个自己的小场子作为大本营,可以自己跟朋友在那轮流演出,时不时的再全球巡演。

    整个开宗立派的范儿就起来了。

    嗯,其实后来京津那边的某云社,可不也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小场子之后,才奠定了江湖地位?

    这几乎就是欧美国家所有顶级歌者的终极梦想。

    国内还不敢想这种观念,什么个人能凌驾于集体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