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03节 (第4/6页)
陈丹尼、黑仔他们经常瘫坐沙发上聊音乐,谈创作构思。 只要不打扰到他们就行。 屋顶不是给木板围栏起来了么,余舒凡到郊区农场去找人来种了满满的花卉瓜果,搭上棚也能喝茶聊天弹奏唱歌,同样对所有年轻人开放。 没有限制,没有区别,只要在楼梯口身份登记以后,都能把这里当成音乐体验中心。 有些摇滚青年说,有点像少年宫的感觉。 排练厅关起门来不打扰外面,听音室的名曲回荡在整个大厅。 门口黑板上还会列出未来一周的音乐播放清单,并接受大家的推荐投票,在喜欢的音乐后面画正字就行。 这就是荆小强的态度。 对包括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在内,那种一贯高高在上态度的否定。 可以说整个文艺战线,从音乐、美术、文学等等一系列官方门槛,都在树立阶层限定,非富贵者不配谈文艺。 民间艺术? 那不算艺术。 以此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 哪怕历史上绝大多数文艺创作者本身并不大富大贵,明明绝大多数艺术成果是不太富贵的文艺工作者创造。 就是要拉出个门槛,普通人不得入内的圈层。 自己就有逼格了。 很多人信了,觉得艺术好高端,我们搞不了,那个太烧钱。 那些人的目的就达到了,艺术特别奢侈,凡人免进,要进也可以,烧钱来学,这玩意儿特别高雅,风雅贵人才配玩,你烧了钱就能跨进这个阶层。 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