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17 (第2/4页)
考量了地域、气候适应等条件的制约,以为把福建的人口迁徙去吕宋;广东、广西的百姓迁徙去安南比较适合。新元省的再迁入人口以江浙为主, 同时可将山东、北直隶的百姓, 考虑往辽东、朝鲜迁徙比较适合。” 这样遍地开花的大规模迁徙, 可是大明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情。 徐光启站起来为叶向高背书。 “陛下,臣考察了近十年京畿已经江南的耕地产量与每年种植密度的关系。虽然像占城稻等好品种是能够增加产量, 但是耕地的地力即便是有肥料补充, 对地力还是有影响。臣与户部毕侍郎合作,在京郊的农庄挑选了三十倾耕田各三一做测试:同样的熟田, 第一种是一年耕种一次, 第二种是收了稻谷之后种一次秋菜, 第三种是一年耕种两次, 即收了稻谷后再种一次冬小麦。 三种耕作方法做对比,同样将稻草根茬烧荒,施加同量同种的肥料后, 第一种耕作方法,第二年的产量会比前一年增加三成左右,远超过第三种的稻谷和冬小麦产量综合。且收到的稻谷颗粒丰满,食用的口感最佳,近半的稻谷可选做良种。 第二种耕种方法,出来的稻谷产量、口感都居中,但是其后种植的秋菜能够满足百姓冬日所需。收割秋菜后,予土地修养三个月,也是有助于恢复地力的。 前两种耕作五年的总收入,超过第三种不停歇地连年耕种的产值。不仅朝廷容易在冬日里征集到足够数量的河工,或整治水渠为来年的耕种做准备,或是去疏通各地的河道,就是百姓也能在冬日得到几日休养。 所以臣建议朝廷在有足够的疆域,可供百姓耕种、居住的时候,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