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坑后,我靠经商风声水起_番外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二 (第1/3页)

    她稍顿了顿,又含笑补充:“每月出满勤、不告假的,再加发一份‘勤稳赏’,犒劳的是各位的踏实和坚持。”

    将硬邦邦的“补贴”和“奖金”,巧妙化作一碗“解暑汤”、一盆“暖身炭”、一份“稳当赏”,既透着一份体贴,也点明了“身子硬朗、出勤稳当”对作坊也是大有好处的。这么一来,阻力小了,工人们心里暖乎乎的,干起活来更带劲,效率和质量都往上走,那点多花的钱,早就赚回来了。楚曦和还立下规矩,要求糕点师傅们上工前必须拿皂角净手、戴上薄纱口罩、头发一丝不苟地拢进帽子里。老师傅们起初嘟囔,觉得既麻烦又不自在:“做了一辈子点心,从没听过这种规矩,不也好好的?”

    楚曦和从不空谈细菌病毒。她拉上聂如霜,悄悄安排了一场“盲品对决”。同一批点心,一半出自严守新规的学徒之手,一半仍由老师傅依老法子制作。随后请来各位师傅和管事,匿名试吃。结果出乎意料——多数人认为学徒做的点心在“口感清新度”上更胜一筹。楚曦和这才娓娓道来:“手上的汗渍、口中的气息、甚至不经意落下的头屑,即便看不见,也会悄悄影响点心的风味。咱们‘御品玲珑’走的是高端路线,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这一点点看不见的纯净,成了咱们敢比别家贵三成的底气!”

    将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实际收益绑在一起,老师傅们一听就心服口服,甚至比谁都更主动地盯着落实。楚曦和向卓禹商量,看能不能试着给长途商队的货物买一种“保险”,万一出事可按约定赔偿,降低损失。卓禹第一反应是:“风险自担,是行商的老规矩。再说了,找谁保?怎么订约?赔的钱又从哪来?这法子从来没听过,估计没人肯信,还容易惹出一堆纠纷。”

    楚曦和并未贪大求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