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_第二百零五章:未雨绸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未雨绸缪 (第3/8页)

传庭领兵赶赴北直隶不久便与清军连战数阵。

    陈望想要说到十月的时候能够铸多少门,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日期。

    “三斤炮?”

    薄珏微微一怔,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陈望说的三斤炮就是一开始说的局一级的火炮,能打三斤炮子的火炮,按照炮弹的重量来定炮名。

    按照惯例,大部分的火炮铸造完毕之后都会取一个响亮威武的名字,很少有像陈望这样直接取用炮弹重量为名的火炮。

    不过这样取名倒是简介明了很多,便于记忆和统筹。

    “铸造铁炮须用泥模具所制,以泥模铸炮须得用舂得极熟的粘土制成模具,而后放置于摸具间使其慢慢阴干,只制模的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皆看天时。”

    “要想加快速度,则需要人以炭火徐徐烘透,而此法却又极其考验工匠技艺。”

    “若是工匠技艺不熟,一旦模具未干透或土未舂熟,铸出的火炮根本不堪使用。”

    “而且一件模具只能铸造一门火炮,无法重复使用,耗时耗力。”

    薄珏思索了片刻之后,回答道。

    “总兵大人要求重量要轻,坚固耐用,所以铸造火炮当以青铜为佳。”

    “相较于铁炮来说,青铜炮身炮管尽为青铜所制,虽然因为用料昂贵许多,但是相较于铸造铁炮却有一大便宜。”

    “铸造青铜炮,可以使用平日铸造农具的铁模制炮,不分四季,不太受天气影响,也不需费时晾干或烘干泥模。”

    “不算一开始铸造铁模的时间,十余名娴熟的工匠用心尽力,一月便可以制作出一门三斤炮。”

    “只是现在所城军器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