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06.第506章 动手的理由 (第6/7页)
一个合理的开战借口。 以现在海汉民团所具备的战斗力,要打下海南岛北部依然属于大明统治下的几座城市,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困难,无非就是多花一些军费而已,而这部分的花销完全可以从战后的各种收获中得到弥补,单纯算经济账肯定是有赚头的。 但如果毫无理由地直接对大明宣战,海汉在道义上就处在了很不利的位置。毕竟海南岛这地方一直是大明国土,海汉只是个外来户,虽说最终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但鹊巢鸠占这种名声终归是不太好听的,也不利于海汉在今后宣传自己高大上的正义形象。 毫无疑问,海汉在本地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还是相当不错的,整个南部地区,特别是三亚周边,民间几乎快要将穿越者们奉为神明了。而在政治影响力不那么强的北部,海汉也一直都是以乐善好施的良心富商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执委会并不希望这些正面形象在顷刻间崩塌,就算要开战,至少也得师出有名。 然而这个理由却并不是那么好找,海汉在岛上的发展,其实并未受到大明官府的过多干涉。这当然也与大明在琼州岛上的统治基础并不是特别牢固有一定的原因,特别是像黎苗地区的事务,地方官府根本就没有多少插手的机会。而对于海汉的不断扩张,岛上各地的官府也极少采取敌对态度,更多的是收完好处之后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你海汉人不竖旗造反,那我就安心收钱装透明。 地方官府的这种绥靖态度,反倒是让海汉很难找到动手的借口。按照本来的规划,如果花上五到八年的时间,慢慢用各种渗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