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_第七百零三章 八路军的马奇若防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三章 八路军的马奇若防线 (第6/7页)

”李云龙说道。

    黄河故道是鲁西南根据地抵御日军进犯根据地的第一道防线,自从1938年,老头子让人炸了花园口,致使黄河改道,途径东明、曹县等地的黄河故道水位变浅,当地老百姓找准适合的位置,即可淌水过河。

    巅峰时期,黄河水深的地方有两米多,浅的地方有一米多,但是两岸的断崖却高低起伏,平均高度在四米左右。

    乍一看,八路军一方占据高度优势,日军倘若过河必定陷于淤泥之中,行动不便。

    可是在曹县境内的黄河故道,抛去由北向南的部分,仅是由西向东的部分就有五十余里,这也导致里沿途的八路军部队只能分散驻扎,兵力过于分散。

    当时周维汉提出来在黄河故道沿线与敌军进行长期对峙之时,也是无奈之举,黄河故道往北,乃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倘若日军扫荡根据地,八路军部队只能暂时性放弃部分根据地,在后方寻找有利地形进行阻击。

    整个黄河故道沿线,平均下来六七百米一个据点,平日里,每个据点驻扎的战士,少则一个班,多则一个排,此时由于补充了新一团进来,每个据点的战士人数最少也有半个连。

    据点用砖石砌筑,据点前有数个埋在土里的环形地堡,皆是用一米长、六七十公分宽的条石砌筑,为了掩饰地堡的存在,这将近两百个地堡沿途皆埋在黄土之中,从黄河故道南岸看,好似八路军沿着河岸构筑了一条长达五十余里地上壕沟。

    地堡上层皆用厚厚的黄土掩盖,日军即使发现火力点的存在,现有的步兵炮、山炮如果正面命中,没个五六发炮弹也无法炸毁。

    尽管费尽心思构筑了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