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古中文鉴定_分卷阅读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2/4页)

15年5月25日晴

    今天下午,爸爸带我去麦当劳吃汉保包。我们先点了汉保包,又点了可乐、薯条,最后,我又让爸爸点了草每味的冰其淋。我选了一个靠近囱子的座位,我刚想吃,冰其淋忽然到地下了,我快点捡起来,爸爸告诉我,掉到地下的东西不能吃。 】

    舒迟直接忽视了这段话里那些和原字同音的错别字,挑出了【囱】和【每】两个字,这两个字原本的发音与【窗】和【莓】并不一样,后者还只是声调不同,前者却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节了。

    舒迟一想到自己整日上课时除了要坚决抵制被联邦人从【g】到【g】的洗脑,还要无视充满正直感和学术精神的导师对他的痛心疾首,也是蛮拼的。

    舒迟在信上指出【囱】在古中文里的本意是黄昏时分家家户户做饭时屋顶排烟的设施,【窗】却是在房子上凿出的口,用来透光和透气。两者通途不一样,【囱】自然也就不可能通【窗】的音。所以通假字里读音相近的前提就无法存在。而【每】和【莓】就更加离谱,除了词意不同以外,两者的词性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舒迟也并没有找到关于正确发音的证据,所以想要那些人完全盲目地去接受一个全新的发音是不可能的。于是舒迟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多音字。

    首先多音字在古中华里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用途比较广泛的字,而多音字的来源也有些啼笑皆非。起初是因为有些人不懂古中文却要学,学就算了还学得四不像,四不像就算了还要强迫别人来承认自己的古中文也是极其正宗的。于是就出现了多音字。

    同样地,舒迟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