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 (第3/4页)
烧炭人小屋只是一间小茅屋而已,渎神者一家还勉强能挤在里面,再往里面塞一个作坊委实塞不进去,除非她是真的魔王,能开辟一个异空间出来。 也就是说必须重新起一个作坊。 这照说不难。 造纸作坊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 一间碾房,用来粉碎原料,制造纸浆;一间舀房,工人将纸浆舀成湿纸;一间炕房,将湿纸烤干,揭下就是成品了。 碾房顾名思义,就是安着一座石碾,用来将原料粉碎——这必须从城里请个石匠。 舀房的设备就复杂了:需要两个架子,一个放舀桶,一个放湿纸;还得三个桶,分别装纸浆、清水、纸药;一个木扒,用来拌合纸浆与纸药;以上都还简单,最让罗怡挠头的是,还需要一个纸帘。 这纸帘就是用来将纸浆揭成湿纸的关键工具,直接关系到造纸的成败,要命的是,又是一件竹子做的家伙——罗怡上哪里弄去? 这是一个难题,也只有试着找替代品了。 然后,炕房又出了问题。 没有砖? 是的,没有砖。 汉森太太不知道砖头是什么,还是谢普见过世面,他告诉罗怡,砖头他见过,只不过会制造的工匠在好几百里之外。 本地人不需要砖头,就像清朝人不需要钢琴。 贵族的堡垒和主教的教堂是用石头建造的,其他人住的是茅草顶的泥屋,只有个把富裕的市民会想到用宝贵的银钱买砖头盖房子,这种人在本地实在支撑不起专业工匠的生计。 亚当斯密在里就论证过,一个铁匠如果带一个助手,那么一天能制造一千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