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72节 (第1/7页)
申时行说道:“君主,就是最低限度的全民共识,最低程度的国家认同。” “这才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了君主,文臣武将才有了效忠的对象,百姓也理所当然的奉养君主。” “但是这种认同是脆弱的,就像是明成祖攻打安南,完成的是他个人的功绩,满足的是他开疆拓土的私欲,可对于大明的官员士兵和百姓来说,占领安南都没有什么好处,他们还要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去供养占领安南,自然就会反对占领安南。” “因为通过君主而维系的认同是很脆弱的,东汉最终放弃西域,甚至考虑过放弃河湟,到了宋更是连燕云、南诏、西夏全部都放弃了,最后连整个北方都弃了。” “虽然有仁人志士想要北伐,但是南宋朝廷并不积极,也正是这个原因。” “天下都是皇帝的,打下来不过是皇帝的国土,和普通小民何干?就像是佃户不会因为主人家丢了东西而着急,也不会因为主家人买了新衣服而高兴。” “但是大都督提出了主权在民,那就不一样了。” “主权在民,那整个国家就是大家所有的,那即使是远在安南的土地,那也不能放弃,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家的东西!” “通过‘民族’建立的认同,要远远比君权天授的君主认同更有向心力。” “这篇文章好就好在,预言了未来的世界。” “我们东南的民本思想只要传播开,必然会促进周围国家乃至于全世界的思想变化,打破君主制的地位。” “一旦‘民族认同’取代了‘君主认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