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92节 (第5/6页)
程类的课程都搬进去,培养综合性的技术官僚。 不过目前还真能靠着推荐了,众人又推荐了一些自己治下的人才,苏泽都照单全收,先将他们派往江西和广东担任知县历练,若是真的有才能再行提拔。 接着苏泽又宣布,以许国为九江巡抚,以王锡爵为杭州知府,即刻上任。 等到散会之后,苏泽又叫住了徐渭。 “文长,《京师新报》还缺一名主编,你可有什么人才推荐的?” 徐渭皱起眉头,《京师新报》是东南在京师舆论战线的最前线,这个位置和地方知府同样的重要,确实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去镇场子。 徐渭说道:“其实王世贞是很好的人选,只是他还在守孝,不能出来做事。” 苏泽点头,王世贞是当世文宗,如果他担任总编,那《京师新报》自然不缺销量了。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王世贞晚年编写《弇山堂别集》的时候,当朝宰辅重臣都给他投稿提供资料,只求能在书中列名。 王世贞在太仓守孝,都有很多读书人也就住在太仓,等他守孝结束。 只可惜王世贞三年守孝期还没有满,不可能出来做事的。 徐渭说道:“属下有一个好友,当年也都在胡部堂手下效力过。” 苏泽迫不及待的问道:“是哪位贤才?” 徐渭说道:“句章山人沈明臣,他现在正在随着胡公在浙江修水利呢。” 苏泽眼睛一亮,沈明臣号称明代三大布衣诗人,非常高产,一生作诗七千余首。 不过他虽然高产,但是质量不高,而且多是贺答之类的应制诗,在大明朝诗已经不是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了,所以沈明臣的诗词造诣也就这样。 但是沈明臣有一个侄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