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06节 (第4/6页)
和东南的百姓需要更多的糖一样,在用上了更舒适的棉布,更华丽的丝绸,更方便的火柴,更舒服的肥皂之后,安南的士绅也再也离不开东南的商品。 制糖业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产业,整个产业链条也很短。 只需要土地和种植甘蔗的人,再加上压榨甘蔗汁的简陋机器和熬制糖浆的工坊就行了。 东南商人也带来了精制糖的技术,从种植甘蔗到制造出白糖,整个产业都是留在安南。 不需要任何人去推广,也没有任何人去主导,大大小小的甘蔗种植园迅速在安南建立起来。 阮潢的家族也开办了好几个甘蔗种植园,开办了几个精制糖的工坊。 通过贸易和商品,中原再一次的将影响力渗透到了安南。 而这一次,东南的影响力和以往完全不同,这些商品几乎牢牢把控住了整个安南。 除了商品之外,原本就具有强大向心力的中原文化,也深深的影响了安南。 随着东南商人传到安南的,除了商品之外,剩下的就是文化了。 从苏泽开始创作《三梦》开始,以传奇戏剧为主的市民文化在东南崛起。 嘉隆年间,本来就是明代市民文化抬头的时期,在苏泽的推动之下,通俗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 汪道昆的《金瓶梅》在北方明廷和东南都是最畅销的书籍,各种版本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而更新的印刷术和更低成本的造纸术,让出版书籍也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让本来只是作为文人业余爱好的文学创作,变成了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 前《警世报》主编归有光的宅邸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