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09节 (第4/7页)
在闽越山中登基称帝,国号“飞龙”,自称“飞龙人主”,而他带领的义军也称之为飞龙军,很快就席卷三省。 这两年福建广州为了抗倭,加征了不少苛捐杂税,百姓是民不聊生,各地的民乱四起。 古代加税可不是现代加税,在现代加税可能就是少吃一顿好的,消费降级一些。 在古代农业社会,本身能留给普通百姓的余粮就不多,辛苦一年种粮食,有时候连本钱都回不过来。 而朝廷每次加税,最终都摊派到最贫苦的百姓头上,豪绅可以通过各种办法避税。 这个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对于官府来说,加税就是一个指标和数字。 按照洪武祖制,永不增加田税,只能说洪武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低估了后人的智慧。 朝廷用钱的地方是越来越多,在洪武时期,这笔钱也许是够了。 但是到了现在,光靠这些田税,朝廷早就破产了。 当然,这也不能只归咎于皇帝铺张浪费。 官员的数量在膨胀,官府需要管理的事务在变多,各项基础建设的成本在扩大,而边境养兵作战的钱粮在增长。 比如这次东南倭乱,朝廷要募兵剿匪,自然要开征新的苛捐杂税。 户部和兵部,根据地方上递交的募兵计划,核算出一个金额出来。 然后经过内阁堂议,司礼监批红,加税的政令发到地方上。 福建布政使衙门,则根据福建八府的往期税赋水平,开始将这笔银子拆解到各个府。 而知府接到了这份加税指标,则会再次拆分到各个县,限各县必须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