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98节 (第2/6页)
不愧是戚继光带出来的军队。 定安团炮兵营的军纪非常好,而且基层军官的素质也很高,一线炮兵更是都能写会算,这样的军队在整个东南都算得上是精锐了。 定安团炮兵营用的是六磅的山地炮,这是一种比较方便携带的火炮。 不过方便携带,这是相对于城防炮那种大家伙,就这样的一门六磅火炮,也需要两个士兵才能搬动。 第六旅长期都在广西和安南的山地作战,士兵主要都是南方人,有一部分还是戚继光募集的广西瑶兵。 不过在军队这个大家庭中,民族的印记被很快的洗去,而要成为一名炮兵要通过识字和算学的考试,又一起在战场上征战过,早就已经完全融入了军队。 炮兵在军队中的位置,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在东南刚开始使用火器的时候,炮兵和炸药作为攻城的利器,一直受到重视,那时候只要炮兵一响,那还在使用刀枪剑戟的明军就会望风而降,甚至都没有多少火枪步兵出手的机会。 在苏泽奠定基业的时期,打仗就是拉着炮兵轰炸,然后火枪兵开始冲锋,然后就是明军投降。 但是随着明廷那边也开始列装火枪,也开始使用火炮,修建棱堡的时候,炮兵的作用开始下降。 在堑壕发明之后,火炮的地位又尴尬起来。 火炮对射,这算是常规的cao作了,但是火炮犁地之后,躲在堑壕中的士兵却没有多少伤亡。 想要攻城略地,最后还是要步兵对拼。 炮兵开始成为战场的支援角色。 而在骑兵崛起之后,炮兵又有了新的定位,一部分使用霰弹的火炮,要在阵地边缘负责防备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