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29节 (第2/5页)
,可就是科层,就是文官系统有别于外戚、世家、宦官的地方,也正是文官体系的稳定内因。” “上级控制考核下级的工作,从内阁首辅到基层小吏,一层一级的官员掌控朝廷,就像是一台精密的印刷机,每一个零件都按照规定运动,最后印出报纸出来。” “这和你说的高拱新政有什么关系?” 沈一贯慢慢的说道:“叔父,言公这本书中说道,整个文官体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层级。” “叔父,官员往上升迁,位置是越来越少。” “就拿一个县衙为例,一个县衙八十多官吏,帮书和衙役人数最多,其次就是书办,再上就是典史,典史上的有品级官员只有三人。” “一个府几到十几个县,只有知府一人。” “福建八府,只有布政使一人。” “全国两京十三道,也只有阁臣几人,六部尚书六名而已。” “当然侄子说的这些,只是正印官,官场上还是有很多位置的。” “但是越往上职位越少,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是这个样子的。” 沈明臣点点头。 “所以其实从整个官场来讲,大部分人其实是没有升迁机会的。” 沈明臣想了想,沈一贯说的好像没错。 官场就和科举一样,大部分官员都只能在低品文官的任上兜兜转转。 就算是进士出身,甚至是庶吉士,在翰林院沉沦一辈子的也大有人在。 沈一贯说道:“升迁就是难,一个知府升迁了,他不可能将手下所有知县都推荐上去,顶多向朝廷推荐一两人。” “知县调任了,也顶多将几个书办提拔成典史。” “做官之道,就在于用这少数的位置,将手下的人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