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87节 (第1/6页)
现在工厂生产的低廉农具,甚至冲垮了小农经济下的乡镇手工业,南直隶的乡村铁匠联合起来,在报纸上向大都督府陈情,抵制从工厂生产的廉价铁器。 可就在三个月前,这些乡村铁匠们还在为了东南越来越低的钢锭价格而欢呼雀跃,赞叹越来越低廉的原料成本增加了收入。 三个月后的今天,乡村从事手工打造的铁匠们,就因为工厂批量生产的廉价农具,快要丢掉饭碗了。 这些铁匠们要么背井离乡,进入规矩森严的工坊中做工。 要么放弃祖传的铁匠行业,涌入城市从事其他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手工业铁匠们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报纸上登出几篇文章,讲述被工厂农具挤压下破产铁匠的惨状。 而苏泽知道,铁匠行业还算是东南比较有能量的群体,他们还有能力给自己发声。 东南崛起的过程中,就吸收了很多手工匠人成为“匠官”,比如吕铁吕钢父子这样的技术官僚,还有很多制宪会议代表就是手工匠人。 这些人还能够为自己发出声音,还有些行业就不一定了。 而这些手工匠人要求抵制工厂制造的农具,也不肯背井离乡前往工厂打工,也不是说这些匠人就反对进厂。 按照户部的数据,南京城外的几座官办铁厂,每次招募工人的时候都会排起长队。 但是那些私人铁厂,这些手工匠人就不愿意去了。 私人铁厂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作安全得不到保证,手工匠人自然不愿意去。 而官办工坊又不可能无限制的招人,方望海的报告也说明了官办工坊面临的问题,即官办工坊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官方采购,在民用品的竞争力上又比不过私人铁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