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87节 (第4/6页)
合法待遇都做了规定,准备先在南京和苏松地区施行。” 徐渭说道:“我看过法典的草案,其中一些条例会不会太苛刻了,这会不会降低我们东南产品的竞争力?如今北方那边也在兴办新式工厂,已经在朝鲜和倭国贸易上和我们展开竞争了。” 东南的钢铁行业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徐渭说的竞争主要还是织布行业。 由于当年苏泽在《天工开物》上已经详细讲述了织布机的原理,织布机本身也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 张居正主持明廷之后,最重视的新务部门就是织布工坊。 而如今棉花的主要产地,也在明廷控制的地区。 河南、河北地区气候宜于植棉,地广人稀,种植棉花的面积最大,是原料的供给中心。 张居正先是禁止了大沽的棉布贸易,禁止明廷的棉纺织工坊继续倒卖东南的棉布。 接着又禁止原料棉花出口,强行征收河南河北的棉花,送到明廷的棉布工坊中。 同时在张居正执政后,也开始继续推进高拱留下来的开海政策,吸引外国商队靠岸,同时组织商队出海。 在出口的众多商品中,北方明廷唯一有竞争力的,就是棉纺织制品了。 虽然明廷的棉布在竞争力上依然比不上东南,但是明廷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朝鲜。 作为大明的忠实藩属国,朝鲜是大明的亲儿子。 爹要卖给儿子东西,儿子自然要接受。 除此之外,棉布也成了明廷对北方草原出口的重要货物。 大量棉布通过九边的贡市进入草原,从草原换来战马、毛皮。 加上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强化了明廷对地方上征税的控制力,也让明廷的财政富余起来。 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