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70节 (第7/8页)
人人数也大大提高,同样是最优秀的举人可以进入府学进行脱产学习。 所有读书人都明白,一旦县试和乡试的改革开始,很快秀才和举人就会不值钱了,今年如果考不上进士或者监生,那明年就会更多的举人来一起卷。 按照苏泽的设计,以后县学就相当于初中文凭,府学等于高中文凭,国子监则相当于大学文凭。 礼部也在逐步增加各地县学的数量和府学县学生员规模。 实际上随着大量工坊的出现,不仅仅是官府,工坊和商行也需求大量能写能算的人才。 识字能读能写的还可以选择进入东南新军,东南新军也有一套相当完备的晋升体系,在东南军人的地位也很高。 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根深蒂固的思想,让最优秀的读书人还是更愿意进入仕途,这一点即使是苏泽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也没能改变。 苏泽能做的,只能给识字人口提供更多的选择,毕竟有选择总要比没选择好,让那些卷不过科举的读书人也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东南就能凝聚更多的人心。 四月六日,南京贡院终于打开大门,十五岁的江西临川举人汤显祖,排着队进入贡院。 汤显祖出身于江西临川的书香门第,他十四岁就中了秀才,次年就考上了举人,然后就是东南大军进入江西。 科举走了一半,头顶上的天就换了,不过汤显祖倒是很早就接触了苏泽的文章,他对于苏泽所写的《牡丹亭》《南柯梦》非常痴迷,后来也认真钻研《三经新注》,听到了南京要开科取士的消息,过完年就赶往南京参加这一届的贡试。 十五岁的举人无论是明廷还是东南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