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画的隐款 (第3/5页)
大藏家,但在当时也是被其他卖画的人当作土豪富商看待的。 现在豪商挂在办公室与书房的字画若是没有名气,你给他钱,他也不挂! 佚名画更不会挂了。 一副无法保证作者的古画,在这些富商巨贾眼中还不如现代有名气画家之作品呢,起码有名有姓。 除非你能百分百证明此画是谁的作品。 但问题就来了,纵然是古玩鉴定中的泰山北斗说此画是谁谁画的,但因为没有署名与款识那肯定也有人不服气! 别说有钱人了,就算是对于很多普通藏家来说,艺术价值与名气也是分不开的,画是名家的作品那就值钱,反过来所谓的艺术价值再高那也不值钱,就这么简单。 不过话说回来佚名画很多都有“隐款”,隐款就是隐藏的款识。 作者画了一副作品后,将自己的名字隐藏在画里面,或在树中,或在石上,或者庙宇楼阁,甚至还有石碑上的,不仔细绝对看不出来。 隐款在宋代比较流行,比如华夏殿堂级画家,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最初就是一副佚名画,但在树叶间有“范宽”二字题款。 还有同为三大家之一的李成,其《读碑窠石图》残碑的碑侧有小字两行,一书“李成画树石”,一书“王晓补人物”,特别神奇。 除此之外还有郭熙,李唐等著名大画家的作品都有隐款。 将游鱼图在玻璃柜上缓缓展开,沈愈决定也细细找一找。 反正今天有大把的时间,就算找不出隐款,但凡能考据出某个钤印来,此画那也是价值大涨。 画中,桃树,花开正艳。 寒潭,雾气蒸腾。 花瓣,沉沉浮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