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1 (第3/4页)
结束回朝,大家看严嵩的眼神可就都颇为耐人寻味了。 费了这么大力气,结果什么都没得到,这位严大人看样子也不是表现出了的那般有手腕啊。严嵩苦心经营出来的形象瞬间崩塌。 好在盟友张璁这边还是稳的,能够继续在端王那一边刷好感度。 没过几日宫里传旨,接几位皇储候选人进宫陪伴太后皇上,并提出就算离开封地,他们的功课也不能落下,统一再宫里学习。官员们再心中嘀咕,戏rou来了。而严嵩则早就安排大儒给端王那边补习,争取让端王拔得头筹。 教导几个小屁孩这种事,又落到了李乘风身上。毕竟这几个身份特殊,让翰林院出马总归名不正言不顺。反之他身为国子监祭酒,监管太学,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部长,由他出面是再合适不过的。 至于李乘风嘛……无奈望天,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带孩子。经义什么的,他是教不了,那个有人负责,他无非就是讲讲史,指导一些宫中的常识。 相处时间久了,他发现这三位皇储各有各的特点,但竟然自身条件还都不错。 端王派的朱载圳年纪最大,已经七岁了,生得颇肖其祖,个子高大。听闻对武学方面也很有天赋,性格和刚毅,但是脾气不是太好,在抬杠方面跟嘉靖有的一拼。 益王派的朱载垕,也许是身世的原因,他脾气十分温和守礼,处事小心谨慎,很少张狂。 徽王派的朱载壑则最是聪明,当时在中秋宴上,他是唯一一个能当场作诗皇储,李乘风教的所有东西,这孩子都领悟的很快。又因为徽王那个“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