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灵眼_分卷阅读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3/4页)

“用上好烟捣细,过筛;一斤烟末和上五两好胶,浸在梣树皮汁中,再加五个鸡蛋白,又将一两朱沙,二两犀香捣细和入,放入铁臼,捣三万下。每锭墨不超过二三两,宁可小,不可大”。

    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出,古代的墨都是香的,不像现在的墨,离近了都觉得难受。

    直到唐宋时期,墨锭基于工艺、艺术性,成为了一种被人追捧的艺术品。

    苏东坡甚至说过“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的话。

    到了明代,更是出现了成组成套的丛墨,墨的装饰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已达至纷然不可胜识的地步。甚至于被人放入上好的金丝楠木制作成的匣子,以便于携带。

    徐迩得到的这一箱子墨锭,仔细分辨后,就成为了四组分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时期的四套山水人物套墨。

    这些墨锭几乎全是成套收集的,徐迩从看到的模糊的画面中也可以看出,最初收藏这些墨锭的人,是一位民国时期的收藏家。这里每一块墨锭,几乎都是那位收藏家辛苦搜集起来的,也不知道这些墨锭为什么会成为私拍的物品。

    大约是世事变迁,这些墨锭的主人没能保住它们,亦或是家里出了败家子,不过这些都不是徐迩需要关心的事情了。

    现在徐迩的主要精力在那三块,并不成套,单独的墨锭上。

    其中最醒目的一块,是一个椭圆形的朱砂墨,前面印的是龙凤呈祥样式,后面印的是天启元年程君房制。

    程君房是谁?明代大名鼎鼎的制墨大师,的作者。

    现如今流传下来的作品,几乎全都收藏在国家各大博物馆里,私人收藏极为稀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