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1030【中英科学合作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30【中英科学合作馆】 (第2/4页)

  李约瑟道:“英国驻华大使霍勒斯·西摩爵士对我的想法非常支持,他已经致电英国政府,相信很快就能得到批准。中国的行政院和国防科学促进会也很支持,但这种支持只是态度上的。现在重庆的房屋很紧张,我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办公地点,而且我还需要召集人手。比如把中国科学成果和文献翻译成英语,就需要专业的翻译人才。”

    周赫煊想了想说:“我名下的房产都租售出去了,正好前段时间《非攻》停刊,编辑部所在地租给了一份小报,其中有两间屋子还空着。请李教授暂时委屈一下,把那两个写字间作为机构驻地。”

    “两个写字间足够了,毕竟我们只是初创。”李约瑟颇为高兴。

    历史上,李约瑟实在找不到房子,只能借用英国大使馆的偏房办公,狭窄破旧极不方便。直到抗战都快胜利了,政府拨款修建的办公楼才正式落成。

    周赫煊说:“至于翻译人才那就更好办,中国现在有很多知识分子失业,只要在报纸上登载招聘信息即可。”

    李约瑟又说:“我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周先生能够在这个机构担任职务。”

    “没问题。”周赫煊爽快答应。

    李约瑟即将创办的这个机构叫做“中英科学合作馆”,抗战期间为中国科研机构购买了大量物资。比如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急需的稀有气体,北平研究院急需的光学玻璃,西南联大物理学家们急需的高速电子振荡器,四川农业实验站急需的秋水仙碱等等。

    购买这些物资所需要的钱,基本上都由李约瑟垫付,英国政府给了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