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狗急跳墙 (第2/10页)
及时赶到弘农战场与杨智积会师,也没能采用事先与杨智积议定好的阶梯式进兵方略赶往潼关增援,被迂回穿插的叛军队伍抢先一步绕过了弘农,抢在前面占据了有利地形,不管是报****队伍,还是刘长恭的队伍或者弘农的地方守军,都已经是无法再赶往潼关增援,兵微将寡的潼关守军将面临孤军苦战的窘境,对手还是在关中树大根深的杨家兄弟,失守几乎已成定局。 或许有朋友要问了,既然叛军迂回到了前面,那么隋军队伍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强行突破,武力突破叛军队伍的拦截到潼关增援?答案是崤函道之所以被称为险道,险就险在他的山道路窄,南面是群山起伏的秦岭余脉,北面是遄急奔腾的滔滔黄河,道路最窄处不到两丈,叛军队伍只要匆匆修建一些简陋工事,就足以让隋军队伍付出惨重代价,也足以抵挡住隋军队伍相当长的时间,争取到叛军主力队伍抵挡,把进退不得的隋军队伍彻底全歼在崤函道内。 效仿叛军队伍抄小道穿插迂回去增援潼关或许是唯一的办法,但睿智的杨智积和狡诈的陈应良却都不看好这个办法,因为叛军队伍之所以能够穿插到弘农以西,是以为弘农到陕县一带山势较为平缓,人口相当众多,对道路交通需求量大,民间自行开凿出了大量的大小道路,这才给了叛军穿插迂回的机会。而过了弘农这片相对开阔地带后,却只有崤函道这么一条主干道,山道小路不再那么复杂众多,即便有,也是深藏在崇山峻岭之中,崎岖难行,走起来既费时又费力,一旦叛军队伍在这些小道上驻扎了军队,那怕是少量的军队,也足以让隋军队伍付出十倍数十倍的代价。 退一万步说,就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