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1 (第3/4页)
季时禹自己事后想想, 整个谈判过程,他确实没有说过任何漂亮话,只是很寻常, 甚至有些傲慢地表达着他对宏诚汽车的意向。 厉言修最后却选择了他, 这让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在签约之前,槐荫的财务部门都对季时禹这个决定感到担心。 他们刚上市不足一年, 当初在顺利募资18亿港元,优良的业绩和高额的分红承诺受到各大基金的追捧, 之后股价走势一路都十分稳健。 这个收购消息一旦传出去, 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其实大家都有些不敢想象。 因为从季时禹的分析来说, 宏诚汽车也许有诸多优势值得槐荫集团去收购,但是从金融界来看,宏诚汽车可以算是一家劣质企业。 就在2002年, 他们的净利润已经降低到不足70万元,虽然拥有几百个员工和各种先进的仪器,200多名工程师团队,但是使用率不足40%。还有2.2亿的债务和近六千万元的关联企业贷款担保。 槐荫集团的主营业务和汽车制造业关系不大, 宏诚汽车作为他们开拓市场的能力也不足。而季时禹却给出2.7亿的收购价格, 收购市盈率高出宏诚汽车利润的四百多倍。一般的收购市盈率也就15-30倍。因此,季时禹这个决定,对于国外资本市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签约之前, 季时禹听了赵一洋的建议,约见了天盛基金的亚洲区负责人。天盛基金重筹持有槐荫集团的股票,如果他们开始抛或者大量减持,会在槐荫集团造成很大的地震。 为稳定军心,季时禹选择了提前与他们见面。 天盛的整个团队对于季时禹准备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