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201节 (第9/10页)
西方,不经过铁路大院。 学校大门是敞开的,林北停下脚步,抬起一只手放在孩子脑袋上:“这是淮新铁路中学高中校区,铁路大院的孩子如果想念书,可以从托儿所一路念到高中。也正因为这种模式,升本率,升专率年年垫底。” 铁路中学和十二中一样,喜欢从区联考、市联考里寻找好苗子,把人挖进碗里。 不同的是十二中是学习圣地,里面不论出身,老师们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特招的农村学生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每年此类特招生集体考入师范大学、医科大学,有一年,出现一个异类,那个学生选择考国防大学,这个学校是85年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组建的,当时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大学,哦,他家的孩子也算异类,要考许多人听都没听说过的外交学院。 铁路中学与之相反,初中部、高中部小团体特别多,他们不爱学习,喜欢以强欺弱、抢地盘、当大哥,拿到高中毕业证,要不顶父母的职进入铁路局,要不通过内部招工进入铁路局。 他们的路已经被家长铺好了,瞧不上为了未来拼搏的穷学生,经常搞恶作剧毁坏穷学生的衣服和书本,把穷学生的人格贬的一文不值,有一个穷学生摸底考试名次下降,从班主任办公室走出去,独自一人到楼顶一跃而下,他的生命在17岁戛然而止。 林聪懵懵懂懂点头。 林北推车走进学校,根据指示牌找到报名处,把四处张望的孩子拎下来,父子俩大手牵小手走进去。林北掏资料给工作人员,林聪的个人信息被工作人员登记下来,地址登记了他们在市里的居住地。林聪被工作人员带进一间教室,林北向工作人员了解信息。 世间不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淮大政治系大三学生蓝思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