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 (第2/4页)
与主流对立的人,他怕沈赫对他产生任何希望。 不过沈赫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又问了方长庚有关诉讼制度的问题,诸如不可越级而讼之类的最基础的规定,最后考察了方长庚的字,随后便说:“过两日我领你去刑房,至于去多久,做些什么,你听书吏的就好。” 方长庚点头应是,离开教谕房时还有些迷糊,不知怎么就谋了这么一个差事。不过想想接下来还有一整年的时间,找点事做缓解一下压力也好,要是影响了学业,沈赫也一定会帮他的。 过了两天,沈赫就带他去了县衙,见到了刑房的洪书吏。 这两天沈赫一直待在县学,而方长庚也终于清楚了沈赫的情况。 也就是在方长庚出生那年,中央紧缺通律法的官员,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召集学子入国子监律科,通过考核者便能入大理寺或刑部,这对很多学子都是一种诱惑。 沈赫便是因此选拔上去的,至于为何会回县学当一名教谕,沈赫却闭口不谈。 时隔十一年,律科早已现颓势,因律科出身之人的官路狭窄,多数到了五品就止步不前,与进士科完全不能比。 学子们纷纷投入进士科的怀抱,宁愿不中也不会选律科,以致现状越发凄惨。 方长庚也曾想过自己是否要走律科这条路,只是如今自己连秀才都还没考上,会试更是遥遥在望,心想还是待过两年再说吧。 刑房的洪书吏年纪与沈赫差不多,但面相以及说话的语气却圆滑了许多,估计是为吏者的通病。他见了方长庚以后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