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2 (第3/4页)
来不争不抢,不做出风头的那个人。 王溱垂目望着殿中的金砖,他的身旁,徐相用平和的声音说道:“银引司设立三年有余,然兵部银契庄自去年起,才于三十六州建立。八月既州洪灾刚过,天灾之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于此时,最当做的应是安抚难民。我大宋此刻如一头被被剜去腹rou的猛虎,兵部银契庄若只用于兵部所用,自然是好事,令三军欣喜,便利万众。但若用于千万黎民百姓,其中所耗费的又岂止是一分一毫?是劳民伤财之意啊。请陛下三思!” 王溱声音温和:“若是担忧国库不丰,徐相倒是cao心过多了。臣为户部尚书,大宋自开平十年来,年年国库丰盈,为赈灾而用,可不损一丝国力。” 徐毖笑道:“可谈人力?” 王溱侧过首,清澈的眸子看向对方。 王溱还未言语,却见文官最前列,又是一人站了出来。 左丞陈凌海手举玉笏,高声道:“臣亦以为,此事不可。” 唐慎刷的扭头,又看向陈凌海。 唐慎没想到,下一个站出来的竟然会是陈相。如果说徐相是因为出身世家,大宋银契庄一事是动了世家的利益,他不得不反对。那陈相出身贫寒,大宋银契庄是为天下好的大事,他怎么会出言反对? 但随即唐慎就想到,四年前,当右相王诠进言、最终设立度支司时,陈凌海也曾出声反对过。 两位相公都出声反对,王溱站在群臣最前,他抬起头,望向赵辅。 赵辅也静静地回望了他一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