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8节 (第2/8页)

,明日何其多。

    明代开国至今,苏州府一共出过七位状元,从英宗时的施盘到世宗时的申时行,其中有官至内阁首辅的顾鼎臣与申时行,虽说前者是靠写青词才当上的宰相,可宰相却不是人人都能当得的。

    镇江府进士榜上最有名的当属靳贵,可如孙夫子所言,镇江府城中,京江丁氏与京口草巷茅氏乃最有名的两个家族。

    “丁氏、茅氏皆有族学,外氏学子也可入学。”孙夫子解释道,“城中虽有书院,但其中人员混杂,不如丁茅二氏多矣。”

    丁氏茅氏放在明代科举家族中算不得什么,如闽中林氏,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有明一代仅此一家,这是学霸中的战斗机,丁氏茅氏自是无法相较。

    但在镇江一地,丁氏茅氏的科举成绩已是十分不错,丁氏宋时就已经发迹,到明代时传至十三代,其中,十六代丁玑与丁瓒为成化朝和正德朝进士,但到了嘉靖朝,丁氏却未出过一位进士。茅氏自宋时就已经任官,到了明代,嘉靖朝有茅鉴任陕西安定知县,茅鎜为嘉靖十一年进士,家族整体呈现出蒸蒸日上的一面。

    柳贺倒是知道一位出自茅氏的名人,就是知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后世镇江有一条茅以升大道,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桥梁专家。

    按孙夫子的意思,他建议柳贺去丁茅二氏族学寄学。

    “若是寻到一位名师,你学问必然大有长进。”孙夫子道,“中秋一过,距二氏族学招考已不足半年,这半年里,你在家精读四书,于五经、诏诰表判也有研读,社学就不必来了,每逢十五,你过来一趟,于疑难处问我,也可寻访府中名师。”

    “弟子知晓。”

    孙夫子为柳贺指了一条方便的路,除此之外,他还给柳贺出了一条通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