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2/4页)
只是随着后来改革开放,随城的市区面积不断扩大,经济和政治重心也逐渐的向新区转移,青阳巷才算是渐渐的没落了下来,反倒成为了老旧住宅片区的代名词。 在青阳巷的尽头,有一栋小洋楼,就挂着历史文化建筑的牌子,但却是私人民宅,门口右侧的青砖上还刻着“叶宅”的字样。只是,主人家据说一直在国外,从来不见人影,只偶尔委托了家政人员隔几个月来打扫打扫。 大门深锁,从铁艺栏杆的缝隙里能窥见小洋楼一景,两层的青砖小楼呈现倒l型,带着典型民国洋派建筑标志的柱式走廊。前院是个小花园,有着青石地板和几丛修竹,以及点缀其中的蓬勃的绣球与月季灌木丛。据老一辈说,房子后面还有个很大的花园,但可惜因为大门紧闭,很少有人见到过全貌。 有调皮的小孩子,呼朋招友的偷偷爬进去过,但出来后却说不清楚到底在里面看到了什么,迷迷糊糊的。 久而久之,附近的居民倒也习惯了这栋房子的遗世独立和安静。 直到这一天,忽然有个穿着黑色波点裹身连衣裙,戴着大大遮阳草帽的年轻女子,乘着出租车来到了这里,还从车上拿下来了两个大大的行李箱,打开了那道紧锁着的铁门,走了进去。 不到半日,青阳巷顿时就传遍了 “巷子尽头的那栋小楼,有人住进去了。” “好像是主人家的后代终于从国外回来了,要长久的定居下来了。” 胡阿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了,赶紧拿着拐杖带着孙女赶到了叶宅。 她算是为数不多的,见过当年叶宅主人的青阳巷老一辈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