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北慕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北慕容 (第13/21页)

。后来陈佑也跑了,守军只剩了500人,守将换成了沈劲。

    洛阳如此重镇,东晋脑子进水了,为何只派这么点儿兵力镇守?

    不是不想派,是真没人愿意来。东晋内部真心北伐的人太少,都不愿到这个桥头堡、前沿阵地来冒险镇守。谁愿意整天端着饭碗都提心吊胆?

    后赵皇帝石虎死后,内乱不已,东晋想乘机出兵河、洛,精挑细选,选了著名的琅琊王氏的王胡之(荆州刺史王廙之子)为西中郎将,平北将军、司州刺史,镇守洛阳。

    王胡之的态度?我我,我身体不好……。不久,王胡之居然死了,也不知是病死的还是吓死的。

    从此,东晋的司州刺史职位长期空缺,没人愿意干,高配到正省级待遇也不行。

    即使是下节讲到的东晋枭雄桓温,也没派太多兵力来支援洛阳。也许是出于战略考虑,也许是想保存实力,他,选择驻扎在合肥,离洛阳千里之外。

    危难见义,一个叫沈劲的出马了。

    沈劲,字世坚,吴兴武康人,老家浙江湖州,他主动向朝廷申请,来洛阳当陈佑的副手。沈劲不仅自己去洛阳,而且,还是带着自己招募的一千多人过去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沈劲为何有此举动?

    为了洗刷耻辱,家族的耻辱。

    沈劲家族的耻辱,源于其父亲。其父叫沈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臣贼子之一。

    了解南北朝历史的都知道东晋的王敦之乱。琅琊王氏的王敦仗着自己家族帮着司马氏建立东晋的卓越功勋,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皇帝有什么事儿做的令其不满意了,经常到建康找皇帝论道论道,当然,每次都是带着兵打过来的。

    沈充,就是王敦的死党。王敦最后一次找皇帝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