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第3/4页)
甩给了别人。    鸿康帝在董太后的悉心教导下,小小年纪脑子就相当灵活,处理事情来也常常让人意想不到。    再加上他是小孩,小孩哪怕偶尔说错一点话,也可以用“童言无忌”来带过。    “老王叔说得极是,这不方才就有几位臣子,弹劾起了为我大闽朝打赢大胜仗的南宁侯。朕看他们是舒坦日子过久了,不知道前线有多残酷。”    “朕近年来看了不少折柳先生写的戏,得知大闽有今日的太平,这些将士们功不可没。”    折柳先生,那可是大闽朝最富盛名、最受百姓爱戴的大文士。    承安帝在世时,就封其为国师。只是折柳先生从不在人前露面,也没接受这个国师之位。    最重要的是,每次在大闽王朝生死攸关之际,折柳先生便会带着他的作品出现。    为百姓发声,为王朝献国策。    用承安帝的话说,折柳先生不但功在当代,还功在后世。    他的继任者们,也必须尊崇折柳先生。    是以,当鸿康帝提及折柳先生时,底下的文武百官都自动压了压身体,以表尊敬。    就连看似傲慢的老王叔,也不得不敛了敛神色。    这些年折柳先生很少有作品问世,不少人悲伤的想老先生是不是年岁太高、无法再动笔了?    甚至他有可能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