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鹿山论道 (第1/4页)
鹿山,原本没什么人的,只有些许农夫和柴夫在山脚下居住。 因为庞家的老祖宗庞德公年龄渐渐大了,原本居住的地方鱼梁州湿气太重,于身体不利,因此特意征得庞德公同意之后,硬生生在鹿山上开出了一条山路,还搭建了飞龙亭和隐龙居,所以别看庞家在官场上好像没有多少人,可是实际上潜伏在水面之下的力量不可估量。 斐潜依据士族礼节,带来了一对大雁作为拜见庞德公之礼,拜见别人或许还可以含糊一下,但是像这种天下知名的人士,真心马虎不得。 相传孔子拜见老子之时,就是以雁为礼。 雁礼其意有三: 其一雁为候鸟,秋天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节,因此常喻为信义之人; 其二雁行止有序,雁群在迁徙飞行时成行成列,强壮之雁领头,而幼及弱者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因此也被常用喻为守礼之人; 其三雁雌雄一配而终,从未有离异或者乱弃的现象,所以也被常用喻为忠贞之人。 并且传闻庞德公偏好黄老之学,备上雁礼,也有敬重其与老子的一点意思在内。 庞德公还是在瀑布之旁的飞龙亭接见的斐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虽说鹿山的瀑布没有像李白笔下的那么雄伟,但是毕竟是选择的地点太好了,一边是奔腾而下的瀑布,一边是高耸的山峰,而脚下这一块修建了小亭子的山石又是向外延伸的,人站在上面,山风一吹,竟有一种可以凌空飞去的感觉。 庞德公背对着斐潜,抬着头似乎在看着天空发呆,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