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397节 (第4/6页)
平天下”,也就是追求“天下平等”的心。 有了“天下平等”的心,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治理好家庭,才能修行好自身,这样才能正视自己,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最后才能穷究事物的道理,达到格除外物而天下至公的境界。 《三经新注》一出,立刻在东南引起轰动,各地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刊登《三经新注》有关的文章。 有批判的,有赞同的,这场辩论在东南各地的县学府学,书院学院中进行,也有不少旧儒在报纸上刊登文章驳斥苏泽。 而苏泽连续写了十三篇文章,在【雄辩】和【六经注我】这两个强力被动技能加持下,一一将这些大儒驳倒,新学在东南更盛。 对于年轻的读书人来说,《三经新注》却更对他们的胃口。 比起之前的要求先修身再治天下的朱熹八纲,苏泽这一套理论更入世,更具有实践性。 而且比起完善难以验证的内心道德,追求“天下平等”则更有实践性。 还真的有年轻的读书人看到了《三经新注》跑到了城外农村,帮着百姓一起耕种劳作,处理纠纷,安抚乡民,帮助百姓发声。 而百姓看到这些读书人来帮助他们,也对这些读书人非常尊重,让更多的读书人体会到了被人尊重和需要的感觉。 而另外一些原本就对道德文章不感兴趣的读书人,现在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研究苏泽所说的“天理”了。 毕竟苏大都督也说了,通晓“天理”也同样能造福万民,你看新的织布机不就是了吗? 新学之风不仅仅刮出了江南,就连明廷控制的区域,也被这股风潮影响。 正在徐州的张居正,正在书房中阅读苏泽的《三经新注》。 看完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