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21节 (第2/6页)
最后来打自己吗? 对于武器的出口,苏泽一直非常谨慎。 技术是很容易扩散的。 就比如燧发枪,其实原理上并不复杂,大明那边不能造出来,主要是没有制造弹簧的工艺。 可是靠着在战场上得到了的燧发枪战利品,大明的工匠也修复了燧发枪。 甚至还有一部分大明工匠,使用牛筋制造了弹力弹簧的扣发装置,也能手搓一些燧发枪了。 很多技术,只要说清楚了方向,跟进的时候根本没有太大的难度。 这就是所谓的“技术扩散理论”,也就是说先发的技术国家,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去研发新技术,而后发国家只需要集中精力“抄袭”先发国家的技术,就能以更小的代价更快的的速度追赶上去。 苏泽穿越前的时间线上,自己所在的国家就深谙这套理论。 生产的钢铁就算是用来铸造火炮,也消耗不了这么多的钢铁,所以最好的去处就是铁路了。 铁路能够消耗大量的钢铁,拉动钢铁厂的剩余产能。 而苏松铁路又是通过民间募集资本的铁路公债建设的,对于东南内阁来说根本没有花钱。 这一来一去,实际上等于是用民间募集公债的钱,来购买了东南过剩的钢铁。 在方望海看来,铁路简直就是财政戏法,不,是财政法术,等于让户部凭空多了一大笔钱,还是让百姓自愿掏出来的钱。 苏泽苦笑着,就连申时行也看向苏泽,不知道他为什么对铁路这么慎重。 苏泽为什么对铁路慎重,是因为这种基础建设投资,其实都和某一个产业很像。 正是那一个产业,让苏泽穿越前的中华,实现超越时代的极快发展。 那个产业,等于将国民的财富,将六个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